二級教授
1995年11月副教授,1996年9月校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2000年12月教授,2007年博士生導師。首屆河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首屆一級太行學者,現任河南理工大學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二級導師,一級太行學者。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優(yōu)秀教師。中國煤炭協(xié)會技術委員會委員,煤礦充填開采國家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瓦斯抽采與圍巖控制國家和地方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采動煤巖裂隙演化及瓦斯流動特征實驗研究”和“高應力作用下含瓦斯煤巖災變演化機制研究”項目2項。主持承擔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項目1項和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作為技術負責人(第2)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煤炭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1項。作為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功申報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fā)計劃“特厚煤層采放協(xié)調智能化放煤工藝模型及方法”課題,作為子項目負責人參加國家973基礎研究項目等。主持省部級及大型國有企業(yè)科技攻關項目50多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在國內外專業(yè)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合作出版專著(或教材)6部。
社會任職:
1. 作為河南省煤礦安全專家組長,參加義馬千秋礦沖擊地壓事故后復工復產驗收;
2. 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義煤集團義馬耿村礦沖擊地壓事故調查;
3. 作為專家組長或專家組成員多次參加義煤集團各礦沖擊地壓治理技術方案論證;
4. 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神華集團新疆公司沖擊地壓事故分析論證;
5. 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伊泰集團酸刺溝礦壓架事故分析處理;
6. 作為山西省煤礦安全專家組長參加同煤集團塔山礦4.14巷道冒頂事故調查;
7. 作為河南省煤礦安全專家,參加趙固一礦潰水潰沙事故調查等,
近幾年作為技術專家參加有數十次技術論證。
專利成果:
1. 一種具有履帶頂梁的自移式超前支護支架(ZL201310413286.1);
2. 一種煤礦老空防水有害氣體水氣分離裝置(ZL201310031398.0);
3. 支架配合模板的膏體充填綜采裝置及方法(ZL201310615399.X);
4. 采煤工作面冒落區(qū)充填開采方法(ZL201310258704.4);
5. 煤礦回風流低濃度瓦斯多級提純試驗裝置(ZL201310669142.2);
6. 一種煤礦井下冒落區(qū)隔離防火充填材料(ZL201410636612.X);
7. 智能放頂煤控制系統(tǒng)及方法(ZL201710334615.1);
8. 一種綜放工作面多放煤口的起始放煤方法(ZL201811197364.8);
9. 一種綜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協(xié)同放煤方法(ZL201811197363.3);
煤巖體試件結構面切割打磨工藝(ZL201710269263.6)。
主持多項科研項目:
1. 采動煤巖裂隙演化及瓦斯流動特征實驗研究(50974054);
2. 高應力作用下含瓦斯煤巖災變演化機制研究(51274086);
3. 煤礦回風流低濃度瓦斯多級提純基礎研究(20124116130001);
4. 基于采動影響的工作面煤與瓦斯突出前兆模式研究(20070460001);
5. 特厚煤層采放協(xié)調智能放煤工藝模型及方法(2018YFC0604502);
淺埋薄基巖大開采空間頂板動力災害預測與控制(U1261207)。